
系列五.
第三章 道教文化
四. 關於法事功德禮金的疑惑
文/法清宗壇擇日舘.舘主
2004.5.4
之前有一位伍姓企業主,在朋友的推介下到敝法壇參拜諮詢,有關伍某的問題,我建議他除了消災解厄、祭送邪靈陰煞外,最好安排啟建本命元辰祈安禮斗及補財庫法事,功德禮金與法事費用必須十二萬元。這個價碼一般人乍聽可能無法接受,但我既然會開出這個價錢,絕對不是沒有道理敲竹槓行為。
伍某的太太告訴我,年初他們已經在某家寺廟裡參加過祈安禮斗;我進一步問她:祈安禮斗的法事費用?她回答的乾脆:一萬二,並問我是不是可以將禮斗的法事省略,只作其他與補財庫等,關於這些問題,我並沒回答!個人除了法壇內的各項諮詢服務外,並承接宮廟各項祈安法會,每逢年初,除固定的寺廟安奉太歲星君、祈安禮斗外,各類零星邀聘的法事也從不間斷,畢竟執行法事是我目前糊口維生的「飯碗」,依不同的法事服務,定出不同的價碼,比如你叫的是牛肉麵,或許加湯加麵不加價,但我不會端出一碗陽春麵來呼嚨你;然而,你買的是一碗陽春麵,我不可能端一碗牛肉麵跟你換交情,因為交情與事情總得有個清楚的界線,委託與受託者之間,不違誠信原則。
本人所承接的宮廟祈安法會,依法事科儀內容的不同,每天費用約三至六萬元不等。一場法事,祈安禮斗所豎祭的斗少則數十,多則上百斗,一般大都是一天完成。或許你會質疑:宮廟邀請各界善信報名參加禮斗的價錢少則數千元,多則數萬、數十萬元不等,豈不削爆了?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就大錯、特錯!宮廟,必須仰賴十方善信大德護持供養,各家宮廟每年所執行的祈安法會就固定那麼幾次,為眾善信們平日的各項服務,香油錢都是隨緣隨喜,既然隨緣必相當有限,宮廟道場的擴建維修,軟硬體維護,以及燒香點燭,就靠法會所剩節餘下來的功德禮金來維持全年的一切開支。
敝法壇啟建本命元辰祈安禮斗法事的功德禮金,自開壇以來就定價新台幣六萬元,為何會定這個價?絕對不是沒有道理。「本命元辰斗」俗稱「制七星燈」,歷史上最著名的就是三國時期諸葛孔明祭七星燈,孔明為了求東風,點七星燈,奠定了蜀國的江山基礎;雖然最後在五丈原上孔明再次的禳星求壽,遭魏廷踏倒而功敗垂成;但也因此讓後繼修學道法,執行此項法事者,更加嚴謹、敬慎。
雖說人世間一切福禍吉凶自有定數,人力難以迴天,但如因流年運途犯死符及劫數厄難較多的人,於諸多不平順的情況下,透過法事向天地諸神誠心的祈求,並且進一步的修善佈德,因此而轉危為福、逢凶化吉的成功機率卻頗高。
本壇啟建本命元辰祈安禮斗法事禳星祈福,必須封壇閉館,在壇前依照北斗七星(
貪狼星天樞、天璇巨門星、祿存星天璣、文曲星天權、廉貞星玉衡、武曲星闓陽、破軍星瑤光
)排列佈成七星陣,召請神將守護,依科施法,並且必須連續七晝夜看守著燈斗,過程繁瑣不必贅述。然而,所投注下的卻是個人二十年來精神的累聚,七晝夜的時間內細心施法,若再無法圓滿,表示天人難救,只能聽天由命。
古聖云:現在之福如風中之燭,油盡燈滅,未來之福如添油,持盈乃可保泰。關於一般信眾對法事功德禮金的疑惑,不管是三萬、六萬、十二萬元,我向來不鼓勵信眾一定得找我作法,可以另尋它途,另請高明大師代為化解,但內心的那
個「結」一定得「解開」,至於價碼當事人能否接受,只因我的施法過程
→(top) |
嚴謹敬慎,讓當事人明白他所委託「事之輕重」,在我個人長年不違誠信原則下,我可以坦白告訴你,往往在我所開出的禮金之外,都還另有意外的「加碼」。
(※文章引用請註明出處)
。
五.松樹與「田青」
松樹給人的印象,不論春夏秋冬、季節輪替,總是神采奕奕、堅挺不拔。因為它經冬不凋,樹齡長久。滄海桑田,日出日落,永遠守護著這一塊美好的園地。
「田青」是一種綠肥,農民們在休耕期間為了怕田地荒撫,撒一些田青籽於農田裡,它便會隨地的生長,等到下一季農耕來臨前,就把它犁除夾雜在泥土裡當作有機肥。田青的命運因隨風而落,無法自己掌握,中部民眾叫它「油麻菜籽」
。
蟄居太平山下坐壇、坐館,可以不織、不耕以道業糊口的我常想:蒼勁的古松與遍野的油麻菜籽豈能相較並論?但古松與油麻菜籽它們都在不同的領域裡,扮演著自己的角色。
心與心的距離,可以很貼近,也可以很遙遠......民間信仰與宗教並不能畫上等號!
民間信仰是以「人」為出發點,人犽神、神捧人,互蒙其利;宗教講求的是「本」與「源」,木有根則壯、水有源則遠,離開了本源,則為之異教。「說起閭山起祖時,院前原有一口池,池中一棵千年不老樹,樹骨分成十八枝....................。」
在這片浩瀚的世俗荒野裡耕耘,期間也種下了幾棵小樹苗,撒了一些田青。
長夜孤燈下,往事前塵,前人走過的腳步,所書寫成一卷卷經典,幾經細嚼、悟出了一番番安身立命的道理。青青山上松,數里不見今更逢。不見君,心相憶,此心向君君應識。為君顏色高且閒,亭亭迥出浮雲間。﹝新秦郡松樹歌﹞命運都不是別人所能控制的,命運乃自業所造。舉凡習慣、信仰、感情、權勢、欲望等,都可以左右我們的命運。
因此,一事一物、一人一財,只要我們培養正確的觀念、樹立堅定的信仰、廣結良善的人緣,不但不會為命運所控制,並且能夠自由自在的改善命運。
各宗教依其思想體系對生命問題雖然不盡相同。佛教基本上以「 因果輪迴
」來解釋;道教則有所謂「承負」說的觀念。兩種理論各有其立論根據,只是隨著兩教勢力消長,「因果輪迴」觀念逐漸深入人心,「承負」說則漸漸退至邊緣。
承者為前,負者為後。承者,乃所謂先人本承天心而行,小小之失而不自知,用日積久,相聚為多,後輩反無辜蒙受其過謫,由此可知,「承負」是說先人的過失,可能由後人來負擔。教門的差別不在法事科儀,而是在中心思想,「法教傳火不傳候、功夫不到不方圓」的道理,值得後進賢者細細的咀嚼,深深的意悟。(※文章引用請註明出處)
文/閭山•法清宗壇擇日舘•舘主
(※文章引用請註明出處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中國道教雜誌社
﹝法清宗壇道法卜卦擇日館﹞
台中縣太平市大興21街178號。
TEL:O九一O•四九一二三五
◎專門研究傳承道教閭山派傳統法術、五術、武陣、乩童等專業儀軌,並為各界大德祈福納吉、驅邪壓煞等服務。
→(top)
上一頁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