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.(第三期)
科云:凡修道之士、慕道女冠,凡欲入道須先自我綱紀,以整齊法教,明師擇徒,徒從其師,皆明辨••?
目錄◎學道覓明師•明師擇良徒◎因緣際會話乩童◎三魂七魄與收驚科儀釋義◎靈聖宮登一百零八級刀梯◎治癲邪行持及斷鬼神秘法◎漸為世人所遺忘的道教◎道教與中國傳統音樂◎大陸進香背後潛藏的危機意識◎進香◎道教對祭品「 牲醴 」所寓意義◎祈雨救旱、靈不靈?◎媒體誤導「天師」一詞駁義◎道士同業聯誼大會
◎學道者應有的心態 ◎修真箴言◎堪輿講座(二) ◎安胎◎宗教訊息?
內容*道體至虛難究其淵,後學之人,唯虛其心、慎其用,勤學不怠,方成大乘。
學道覓明師•明師擇良徒
在科技、文化昌明的現代社會裡,人們在忙與盲追求物質生活中逐漸地迷失自己,在疆界與戒律之外,宗教信仰是滌淨人心的最好妙方,姑不論信仰何一宗教,皆必須由明師來引導入門,在難得明師與難遇良徒間,我古老文明的道教經典裡,早有明確記載:何為明師、何為良徒。
在軒轅黃帝創制祭祀天地、祖天師張道陵制定道教科儀之初,道教向來是立足於闡揚天地正氣,敬天法祖度人向善的立場而行,然經歷數千年來的朝代更易物換星移,道教化人著重在法、兼備於術來化人。
〈三洞奉道科戒〉:
伏道以人弘、教因師得,若不度人則法橋斷,所以弘教之法先在度人。雖言度人,然無緣之人若欲強求,雖重金而擲、終難得其真,雖貧苦窮乏、有心向道終證其真。( 詳細內容請參閱本刊)
下一頁 |